不锈钢通常分为5种类型
铁素体
这些钢基于铬,少量碳通常低于0.10%。这些钢具有与碳和低合金钢相似的微观结构。由于焊缝缺乏韧性,它们通常限于相对薄的部分。然而,在不需要焊接的地方,它们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它们不能通过热处理硬化。添加钼的高铬钢可用于非常恶劣的条件,如海水。铁素体钢也因其抗应力腐蚀开裂而受到选择。它们不像奥氏体不锈钢那样可成形。铁素体具有磁性。
奥氏体
这些钢是最常见的。它们添加镍,锰和氮。它与普通钢在高温度下的结构相同。这种结构使这些钢具有可焊性和可成形性的特征组合。通过添加铬,钼和氮可以提高耐腐蚀性。它们不能通过热处理硬化,但具有能够加工硬化至高强度水平同时保持有用水平的延展性和韧性的有用特性。标准奥氏体钢易受应力腐蚀开裂。较高镍的奥氏体钢具有增强的抗应力腐蚀开裂性。理论上是非磁性的,但通常表现出一些磁性,这取决于钢的成分和加工工艺。
马氏体
这些钢与基于铬的铁素体钢类似,但碳含量高达1%。这使得它们可以像碳钢和低合金钢一样进行硬化和回火。它们用于需要高强度和中等耐腐蚀性的场合。它们在长材产品中比在板材和板材形式中更常见。它们通常具有低的可焊性和可成形性。具有磁性。
双相不锈钢
这些钢的微观结构约为50%铁素体和50%奥氏体。这使它们比铁素体或奥氏体钢具有更高的强度。它们可以抵抗应力腐蚀开裂。所谓的“精益双相”钢配制成具有与标准奥氏体钢相当的耐腐蚀性,但具有增强的强度和抗应力腐蚀开裂性。与标准奥氏体钢相比,“Superduplex”钢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对所有形式的腐蚀的抵抗力。它们是可焊接的,但需要注意选择焊接耗材和热量输入。它们具有适中的成形性。由于50%的奥氏体相,它们具有磁性,元小于铁素体,马氏体和PH钢。
沉淀硬化不锈钢(PH钢)
这些钢通过向钢中添加铜,铌和铝等元素可以产生非常高的强度。通过适当的“老化”热处理,在钢的基质中形成非常细的颗粒,赋予强度。这些钢可以加工成非常复杂的形状,在最终时效处理之前需要良好的公差,因为最终处理的变形最小。这与马氏体钢中的常规硬化和回火形成对比,在马氏体钢中,变形更成问题。耐腐蚀性与1.4301(304)等标准奥氏体钢相当。